邓小平与中国民俗文化

〔摘要〕邓小平在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过程中,民俗文化对他的影响时时可见,他继承、利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服务的例子也在在皆是。中国优秀民俗文化的继承和运用是流淌在邓小平理论中的文化血液。考察邓小平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一定角度了解邓小平是如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又是怎样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国情,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民俗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B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 (2001)01-0022-06

有人类就有民俗。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如同一座璀璨的宝塔放射出东方文明特有的光辉。在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典籍,周到的礼仪,而且有丰富多彩而又相对统一的民间行为和思维方式,有无需政令法规而自觉遵行的风俗习惯,有普天同庆的传统节日,生生不息的民俗事项,……由此而形成的代代相传、共同遵守的生活模式,铸就了支撑华夏文明的坚固基石——民俗文化。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创建的探索过程中,民俗文化对他的影响时时可见,他继承、利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服务的例子也在在皆是。中国优秀民俗文化的继承和运用是流淌在邓小平理论中的文化血液。从民俗的视角,尤其是从民俗文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影响的广阔背景考察邓小平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关系,阐释其间的文化意蕴,可以从一定角度了解邓小平是如何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先进思想潮流的;又是怎样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分析中国的民族心理、民族习俗和文化,进而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国情,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

一、重视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

邓小平重视民俗文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民俗文化在邓小平身上的自然影响。民俗文化起源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创造和经验总结。它既经约定俗成,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和行为规范,受到社会的认同,被生活在其间的人们遵守着,并不知不觉地同化着他们,给他们涂抹上同样基调的文化背景和相互类同的观念体系、思维方式。邓小平出生在一个有着“多斑采文章”,“尚滋味”,“好辛香”,“君子敏捷,小人鬼黠”,“多悍勇” 特征的巴蜀之地。在这里,不仅本地域的民俗文化特色突出,而且全国许多地域的风情习俗也体现得鲜明具体。虽然他在家乡仅仅生活了十六年,并且以后再没有回过家乡,但家乡的风俗习惯一生都在影响着他。无论是在战争年代的对敌斗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都能在他身上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力量。只要条件允许,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碟盐渍的辣椒,就是川地“尚滋味”、“好辛香”的习俗在他身上的体现。邓小平在人间经历了九十三个寒暑,在许多地方生活过,但他一直乡音不改。外国人说他四川口音很重。另外,邓小平爱好京剧、游泳、爬山等这些能表现和张扬民俗的活动,都说明邓小平既是一个伟人,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始终站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二是民俗的某些特性与邓小平的思想吻合。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民众最基层、最本原的文化。劈土植谷,通财鬻货,亲戚往来,儿婚女嫁,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些琐琐细细将一个民族的历史意蕴、事态人情、风土习尚、信仰氛围、审美追求乃至道德规范、伦理标准等鲜明、真切地袒露在民俗文化之中。因而了解民俗,就是了解我们的民族,就是了解我们自己。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就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就是实事求是地对待我们自己;重视民俗文化,就是重视下层社会的生活史,就是关心群众的利益。以毕生精力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的邓小平,是吮吸着中国文化的乳汁成长起来的一代伟人,他的思想、行为也受着民俗文化的制约。

婚礼是成年男女组成—个新家庭、履行社会成员责任的仪式,各国各民族对婚礼都十分重视,有着各自独特的婚俗。我国婚俗花样最多。邓小平与卓林的婚礼,显示了邓小平对婚礼习俗的熟谙。婚宴上共有两对新人,一对是邓小平与卓林,一对是孔原与许明。这是一次特殊的聚餐婚宴。由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黄土窑洞外面,摆放着同样是平时吃的延安特有的金黄色的小米饭,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奢华的场面,简简单单,但又欢天喜地。参加婚宴者,尽管都是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但也一样地摆脱不了民俗的控制,去捉弄新郎官。孔原被灌醉了。邓小平是有敬酒就饮,竟然不醉。不是邓小平有多大的酒量,而是邓小平事先弄了一瓶白水充作酒,应付了过去。说明邓小平有很广博的中国风情民俗知识。

在栀子花散发出浓郁香味的时候,邓小平一家迎来了下放江西劳动的第一个端午节。邓小平很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即便在动荡的年代,也不忘去营造一个浓浓的民族节日氛围。百忙之中抽出半天时间,到野外打几只野鸽子,送到食堂做成鸽子汤,让大家在端午节打牙祭。

尽管当时人们还生活在贫困和动乱之中,却不减对一年一度的节日的向往。邓小平和他的全没有例外。在中国,无论人们平时怎样节衣缩食,过节却一定是隆重的,有时甚至是铺张的。平时不敢问津的大鹅大肉,此时就是倾其所有也要享用一番,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气概。江西人过端午节,讲究吃鹅,吃粽子,吃茶蛋,扎艾条。节日前一个礼拜,家家就开始动手准备了。邓小平一家也在工友的帮助下吃上了粽子。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最多的节日之一,诸如中国人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等,这些也都在邓小平的“钻研、吸收”下,成了“邓小平的财产”。①众所周知,邓小平曾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奇迹般地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其中他拥有的“财产”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在江西下放劳动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踩出来的“邓小平小道”,就是用中华民族的坚忍精神铸就的。

林彪摔死后,邓小平全家要回北京了。在离开江西前,邓小平让卓林带着孩子们买了糖果、饼干、香烟去看望和他相处三年并且帮助过他的工人师傅们。这一方面表现了邓小平情深谊重,一方面也合于民俗中团结互助的内容。

访美时,刚下飞机稍事休息,便到美国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的郊外家里参加家庭晚宴,使得布热津斯基非常感动:“一个十亿人的领导人,到达美国后,仅两小时就到我家里赴晚宴,这的确令人惊奇!”是的,中国的民俗礼仪本来就博大恢弘,周到文明,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而这样的礼仪又由一个十亿人的领导人去亲自实践,这怎么能使一个外国人不惊奇呢

二、邓小平民俗观的主要特点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一直把熟谙民俗,了解民情,作为认识社会、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一个途径,一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 〕的桥梁,并形成了特有的民俗观。

1.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充分吸取精神乳汁的同时,邓小平以伟大改革家的深邃眼光,注视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文化背景,进而以全新的现代意识和时代观念,对传统民俗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展开深刻的批判,找到了传统民俗文化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即实事求是地利用民俗的积极作用。正如他指出的那样:“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些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2 〕邓小平实事求是地对待民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他认为,“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3 〕所以只要是人民喜爱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就采用。

祝寿送贺礼是中国的礼仪风俗,在民间很受重视。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我党为了防腐防变,作了不送礼不做寿的规定。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但曾是重庆留法勤工俭学的功臣、清朝的四品道台王云松先生,为了表达他对共产党、毛主席的热爱之情,采用了传统风俗,把一对自己喜爱的瓷瓶装在楠木盒子里,并在盒盖上刻上“东方红”三字后,送给毛主席作祝寿礼。邓小平知道后,指示作为特例收下了礼物,圆了一个爱国人士的心愿。

邓小平在民俗文化上的实事求是态度,还表现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是实实在在的。民俗随民族的存在而出现,社会存在变化促进了中国民俗的变化和多样化。把视点一直放在中国国情上的邓小平,对中国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更是十分关注。他的体会是:“因为风俗习惯不同,容易引起误会,容易犯忌讳,可能得罪了人还不知道。

有些生活习惯我们很想学,但是一下学不会,也勉强不得,请他们原谅。这就叫老老实实。这样容易得到同情。“西藏是一个宗教习俗极其浓厚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国解放后,邓小平担负起了领导解放西藏的任务。在这期间,邓小平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工作态度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也要老老实实。”〔4 〕如邓小平领导的进藏部队在行军途中,一位战士踢了蹲在路上的老鹰一脚,邓小平以不尊重藏胞风俗,违反军队纪律,给他以警告处分。1951年,军队进入拉萨前,邓小平专门指示,到拉萨后会见达赖喇嘛时,如他提出摸顶,可以不受我军纪律约束,让他摸顶,并代表官兵向他赠送礼品。正因为我们军队的优良作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体现了出来,“例如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住喇嘛寺等,这样就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5 〕成功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解放西藏。

邓小平坚持对民俗文化采取辩证的态度,把尊重群众的民俗习惯,和群众打成一片,取得与群众情感和认识上的认同,看作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内容之一。1930年邓小平到广西一位壮族贫农家里,这位农民为了表示对邓小平的敬意,将藏在角落里没有被反动派抢走的几把黄豆取出给邓小平做菜。邓小平虽知道群众很苦,不忍心吃,但又深深知道壮族的风土人情,如对主人的深情厚意执拗推辞,主人会不愉快,甚至认为不够朋友,就点头同意了。

在这里,群众热爱共产党的感情和邓小平热爱人民的感情的融合,是以民俗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邓小平实事求是地对待民俗文化,又体现在他善于抓感情因素,利用人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维护群众利益,热爱人民,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允不答允”作为行动的标准。他有一个习惯,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每到一地,总爱到当地的老百姓家去串门,和乡亲们拉家常,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6 〕在熟悉每一地的民俗风情后,再去做工作。我们知道,民俗文化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它往往能引起人们热烈、欢快、轻松、美的享受等娱悦心理。就是一些严肃的民俗,仍然包含着娱乐的因素。人们倾向于一定的民俗,就在于它的娱乐功能使人轻松。娱乐不是纯粹的,总是寓教于乐,从娱乐中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并达到感情交流、增强群众凝聚力的作用。邓小平在遇到鲁西南的古怪风俗后,对他的警卫员说过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小崔啊,莫要小看这些吃吃住住说说笑笑的小事情,老百姓就是从我们的一言一行来感受我们的部队的。我们的部队能够在这里征集了3 万多战士,一是因为我们胜仗打的多,第二就是因为我们严格地执行了群众纪律,老百姓认为我们是一支好军队,是真正的人民的军队,所以才会踊跃参军,所以才大力支持我们嘛!不遵守群众纪律,侵犯群众的利益,那和国民党土匪有什么两样么!”表达了邓小平利用民俗习惯能使人际情感多方交流、社会生活生机勃勃的娱乐功能,从而达到从深层次上理解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得到群众信任的目的,准确地发挥了民俗文化的功能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2.因势利导,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推进工作,把民情风俗渗透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去,是邓小平的又一个工作方法。民俗一般源自古代,它扎根在民族土壤的深厚积层中,是民众创造的精神产品。邓小平不仅注意物质民俗的利用,而且对社会民俗和承传语言民俗也十分注意,对于流传民间的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都注意收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来宣传党的政策,激励群众,打击敌人。

在瑞金时,邓小平喜欢群众流传的一句谚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番薯。他要求干部要了解群众的愿望,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邓榕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有这样一段话:“1992年的一天,我们全家在吃饭。我弟弟六岁的儿子小弟饿极了,吃得狼吞虎咽的。看着小孙子这么能吃的样子,爷爷笑了。他说,我们在瑞金工作的时候,搞土地革命,制定分土地的政策,有人说小孩子不应该分土地,我就对他们讲,四川俗话说:”三岁小子,吃死老子!‘因此也应该有地;后来他们接受了我的意见。你们看,小弟不就是’三岁小子,吃死老子!‘“闻名全球的“猫论”也是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天府之国,田多粮多,鼠多猫也多。农人养猫为的是灭鼠护粮,讲求实用价值。所以不论什么猫只要能捉住老鼠就认为是好猫,这是当时人们对猫的共识。邓小平运用“猫论”去解决怎样选择社会主义社会的农业生产形式问题,反映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的观点。

1976年春,邓小平又一次遭到批判,他对一位去看望他的省委领导说:“我是聋子不怕响雷打,死猪不怕滚水烫”。这句俗语生动、形象、风趣、诙谐地道出了邓小平乐观、豁达的胸怀,坚定沉着的个性以及忍辱负重的意志。

节日是生活中高潮部分,上下五千年,紧张复杂的历史将节日汇成了一条时空的河流,它轮回般地悄然流逝。隐约闪烁的扑朔迷离的波影——节日习俗,水面上是那些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波影,水面下才是它的缘起,即一个意义的世界。邓小平深深地把握住了这个能表现和反映民族特点和真情的节日的意义世界。大年初一邓小平出访美国就是一例。 按照中国一些地方习俗,农历大年初一,人们是不能拎着礼品出门的,甚至这天的洗脸洗碗涮锅用水和其它的 残汤剩水也被视为金水银水,不能当天倒在户外。否则来年的好运和财气会因此跑掉。当然,这只是其一。在民间,还有一种更为流行的传说:大年初一说了吉利话,做了吉利事,那么一年四季都会吉利。邓小平大概就是基于后一种传说,要为国家图个吉利吧!既然大年初一这个万民欢庆的吉利日子能够赢得友谊,巩固国家安全,使大家走向开放,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邓小平在春节送给深圳人的厚重无比的礼物——深圳题词;向上海人民的新年祝贺——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西子湖畔辞旧迎新,都深深地展现着节日的意义世界。

3.移花接木,巧妙地采用剥离和转换的手法,是邓小平实事求是地运用民俗文化的又一工作方法。民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穿越过各种性质的社会,不能不受到该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思想的浸润和影响,积层繁多,错综复杂。正如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中说的:“愈往后走……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把它呼唤得起来,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把它叱咤得回去的。”〔7 〕邓小平对民俗不是简单地划分为哪一部分应该批判抛弃,哪一部分应该原样继承下来,而是实事求是地做了剥离和转换工作。所谓剥离和转换,就是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科学性精华,也就是批判地继承。譬如,对于中国古代的“孝”,邓小平进行了概念转换,即剔除了其愚忠愚孝的内容,把孝放在了国家、人民、党的宗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去应用,使它具有了更深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如他在英国塔塔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国家和人民。”运用民间“孝”的风俗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家的观念在中国各民族根深蒂固,各种民俗事象也体现了这种意识。节日中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生日,儿女千里迢迢赶来祝寿,几千年来人们对家的情感几乎从来没有改变过。家就是一切,家是人们终生的心理和感情的依托;和谐美满的象征,似乎是人们唯一的索求。邓小平升华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习俗,在香港和澳门的问题上,根据中国的国情,构想出“一国两制”的方针。1986年9 月7 日,美国记者华莱士问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

邓小平恰到好处地回答:“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8 〕这个回答深刻地阐释了中国民俗文化中爱国主义的内涵。

作为深层次的民俗文化的继承,邓小平的思维、邓小平的行为、邓小平的语境,都表现出真正的中国特色。中国民间大众俗语“摸着石头过河”,与“白猫,黑猫”等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的运用,体现着东方思维方式包容性的“一国两制”构想;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准确地利用民俗文化的功能,重视民俗的考察,每到一地都做深入的调查研究,甚至去逛反映民族特点最集中的庙会,在岁时节令里以特有的方式表达爱国家爱人民情感的节日情结;一句古老但又现实的语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表述了邓小平一生奋斗的原动力……所有这些传统民俗文化都被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加以化铁为金、化腐朽为神奇,重新作了把握,体现出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 〕的思想,在民俗文化上运用的纯熟。

三、邓小平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也称大气候。民俗文化与社会氛围密切相关,休戚与共。社会氛围宽松和谐,民俗文化就健康发展,反之则凋敝衰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五十年代末,中国的社会氛围日趋紧张;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是紧张到了登峰造极,人人自危,精神窒息,人的创造性被扼杀。传统民俗也被全盘否定,作为整体的民俗学被打入了冷宫。邓小平对于民俗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在于他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力挽狂澜,彻底改变了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氛围。标志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在党的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遵义会议”的重要会议,其灵魂和核心精神,是邓小平那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光辉的重要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虽是在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的,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篇讲话结束了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非正常社会状态,宣布了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推倒了“两个凡是”,接着大刀阔斧地平反冤假错案,使全党全国人民精神为之极大地振奋,整个社会氛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和谐。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民俗文化开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民俗文化与现代化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如今,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各种被发掘出来的民俗活动吸引、感染、熏陶着国人和越来越多的外国客人,向世界形象、具体、生动地传递着中华文化。在进行着多姿多彩文化交流的同时,现代经济活动也蓬勃地开展起来。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救了民俗学。〔10〕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民俗学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专业性的民俗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各地伴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所进行的民俗普查相伴而行;各地的民俗志、风情录、乡土研究以及分类介绍各种民俗事象的资料以各种形式被整理、记录或出版;探寻民俗形成发展规律的著述也相继问世;不少国外的文化人类学名著被翻译出版;大学及社会科学院作为民俗学研究基地,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发展、壮大;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展示民族(地域)文化特质的窗口,正在被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不失时机地加以利用。民俗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越来越吸引人文科学各方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历史学者的介入和加盟,把民俗学的文献研究,推进到了一个空前广泛和深入的阶段。除史学外,文学、语言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以及工艺、美术、舞蹈等学科,从各自学科的视点出发,对民俗事象的各个领域,也都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建树,从而大大激发了民俗研究的内在活力。正是邓小平的民俗观,使中国民俗文化活了起来,发展了起来,在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

四、结论

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所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批判态度,他所坚持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的科学方法,将民俗的功能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方向结合起来的方法论,正是中国当代民俗文化发展亟需确立的基本思路。

分析邓小平的民俗观,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都要重视,这是传统民俗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我们继承、运用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2.对待中国民俗文化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检阅中国民俗文化沉浮的历史,发扬优良传统,拣回曾经丢掉但依然闪光的民俗文化,清理那些有害的陋习。

3.邓小平对民俗中糟粕的剔除,采用的是以新的、健康民俗击毁旧的民俗的方式。好风俗的发扬,自然而然就能压下陋俗。对于我们民俗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模范的榜样。新民俗的建立,旧民俗的破坏,都要花费长期的巨大的气力才可以完成。必须做深入细致务实的长期工作,必须“钻研、吸收、融合和发展”〔11〕。

4.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稳定器”功能。民俗作为传承性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当的稳定功能。它的这种稳定功能是通过一种最普遍、最通常、最具操作性、最能唤起人们共同感情的教化形式,即民俗强烈的娱乐功能实现的。将这种形式运用到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12〕的问题中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贯倡导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是关键,从民俗民风、社会心理入手,因势利导,移风易俗,寓教于乐,入情入理地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民众中间,使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净化环境,
稳定社会。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1 卷〔M 〕。258.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M 〕。(增订本),82页。

〔3 〕邓小平文选。2 卷〔M 〕。210.

〔4 〕邓小平文选。1 卷〔M 〕。170.

〔5 〕邓小平文选。1 卷〔M 〕。162.

〔6 〕邓小平文选。1 卷〔M 〕。289.

〔7 〕郭沫若全集。2 卷〔M 〕。96.

〔8 〕邓小平文选。3 卷〔M 〕。170.

〔9 〕邓小平文选。3 卷〔M 〕。3.

〔10〕钟敬文。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J 〕。文史知识,1999,(4 )。

〔11〕邓小平文选。2 卷〔M 〕。212.

〔12〕邓小平文选。3 卷〔M 〕。284.


中国民俗网   文化民俗   泉州民俗文化